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誕生在天然海灣的村落——簡述八斗子築港與變化

作者/林巧湄

建港前的天然海灣
攝影:翁庭華,1970年代初期

波光激灩夕陽紅,隱約孤村在水中。
雞犬數聲舟近遠,漁歌遙唱海門東。
                          ------李碩卿〈八尺門舟上望八斗村〉


日治時期的台灣詩人李碩卿,曾於夕陽西下時,乘小舟穿過基隆橋(與今日的和平橋同址),遙望若隱若現、隱約孤立海水之中的八斗子漁村,在漁歌繚繞之間,見證饒富盛名的「八斗夕照」。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又可以如何描述八斗子?就行政區域而言,八斗子地區涵蓋八斗里、長潭里、砂子里、碧砂里、新豐里等五里。從地理位置來看,走到台灣北部的東北邊,在基隆境內沿著省道台二線、也就是俗稱的濱海公路向前行,從進入基隆市中正區開始算起,西起海洋大學、東抵望海港、南至調和街底、北臨湛藍的海洋,這中間囊括的區域就是所謂的八斗子。

建港中,1978
攝影:翁庭華

今日所見的八斗子漁港,其建設過程可追溯至民國57年(1968),當時的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即今日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曾規劃興建八斗子漁港,但真正施工建設,則始於民國63年(1974),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在巡視基隆市的時候,發現基隆原有的正濱漁港已經不敷使用,為了解決當時漁船使用地不足的問題,決定在八斗子興建大型漁港。此項工程共分兩期,從民國64年(1975)9月正式動工興建狹義的八斗子漁港,到民國81年完成第二期碧砂漁港的增設工程,經過築港建設的八斗子漁港(含狹義的八斗子漁港、碧砂漁港、長潭里漁港、望海巷漁港等),堪稱台灣北部地區最大的現代化漁港,不僅成為漁業生產的基地,同時也發展了魚市場、遊艇碼頭、濱海公園等周邊觀光設施。

築港後的八斗子漁港,海灣消失,由水泥堤防取代
攝影:許焜山,2012

建港之前的八斗子,又是何等的光景呢?

八斗子地區背面倚著深澳山北麓,正面緊臨東海,由於山地近海,海岸的地質構造、地層延展方向與海岸線幾近垂直,加上此地為東北季風的迎風面,季風掀起的波浪拍打岩層,質地較軟的部分便向內凹入、形成海灣。而相對堅硬、抗蝕的岩層,則突出形成海岬,曲折的海岸線與天然的海港是八斗子的一大特色。

俗話說「靠海吃海」,日治時期以前,八斗子的漁民以人力捕撈維持漁村的生計;此後由於漁船動力化與日本漁業技術的引進,日治時期八斗子地區的漁獲量增加不少,豐富的海洋資源令漁民趨之若鶩,隨之帶動漁貨加工產業,使得原本就頗為盛行的魚寮加工業更為發達,漁村內處處可見大規模的魚寮,人們以水煮或鹽漬的方式,為剛上岸的漁獲保鮮。直到今天,許多地區的魚貨加工業已改用冷凍方式,但八斗街上目前仍維持著幾間魚寮仍在作業。

八斗子魚寮的作業情形
攝影:許焜山,2012

在反覆洗魚、煮魚、揀魚、分魚的過程中,魚腥味慢慢變成了魚香,提醒著海洋與八斗子密不可分的關係。魚寮生活相當辛苦,夏季暑氣逼人,還有一鍋接一鍋的沸水等著催熟魚隻,也將人折騰出汗;冬季時,由於八斗子面迎東北季風,除了寒冷之外,漁獲處理前的冰冷,也往往教人凍得雙手紅腫。現實的辛苦,在在印證了八斗子漁港人的吃苦耐勞。

從前的天然海灣,到現在建設後的台灣第一級漁港,「海」一直是八斗子人生活的重心,在港灣的庇佑下,八斗子將一直帶著魚味和海港子弟的人情,持續述說屬於他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