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登財一號_守著故鄉的大海

朝枝伯的「登財一號」櫓仔船(舢舨船),在八斗子漁村裡已經抓了六十多年的魚。

七十多歲了,朝枝伯仍堅持使用傳統方式捕魚。天還沒亮,就划著兩艘一組的無動力木板船,張開魚網,靜靜地等候魚群入網。不出海的時候,他就自己補著網,等待出航。兩個兒子­也繼承父親的衣缽,加入討海人行列,朝枝伯與海為伍的人生,因此有了傳承和接續。





導演/攝影/旁白:許焜山(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
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VYyocPiDgog&feature=plcp

特別感謝:
海科館籌備處、朝枝伯及他的二兒子與小兒子、登財一號所有船員、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完成日期:2007.09.22


台灣東北角的基隆八斗子漁村,三十幾年前,由一個風景優美、純樸的傳統漁村,興建成兼具休閒及漁業的大型漁港。原本優美的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純樸傳統漁村的風貌也都改觀了。近年來,由於捕撈技術的改進,以及使用各種先進漁具,造成漁民過分濫捕的問題,加上沿岸地區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沿海漁場枯竭,傳統小漁船大都無魚可捕,而閒置岸上,任其荒蕪。

「登財一號」是八斗子漁港還維持用傳統捕撈方法出海捕魚的一對舢舨船(櫓仔船)。堅持傳統捕撈的朝枝伯,從十四歲開始,潛水、捕魚,已經有六十幾年的歲月了。已經七十多歲的朝枝伯,不只一大早就隨著「登財一號」一起出海捕魚,白天還利用時間修補破裂的漁網。貼心孝順,繼承朝枝伯捕撈技術的兩個兒子,也常陪伴著父親,一起整理漁具、修補漁網。

清晨三、四點,漁港還是一片漆黑,朝枝伯和「登財一號」漁船緩緩出港。船開到了目的地,停陣下來,等候下網的時候,小船先划到另一個角落,固定船的浮桶和繩索都繫緊了,小船再慢慢划向母船。兩船靠攏,再叮嚀一切是否就緒,以備分開下網。準備下網,兩艘船分別兩邊下網,隨著兩艘船的前進,魚網也跟著放入海裡。兩船逐漸分開到達定點,把漁網拉開一個V字型的大區域,那個V字型的大開口,也正是等著魚群游入的大門了。漁網全部放進海裡,兩船停在定點,船上的人蹲坐著,靜靜無聲。

天快亮了,魚群開始往港口方向游回大海的時辰,應該有不少魚群游入魚網了,可以準備起網。「好!起網了!」兩艘船的人同時奮力拉起漁網,加速收網,以免魚群又往回游衝出漁網。全部的船員賣力收網,這是最重要、最興奮、最期待的一刻。兩艘船慢慢靠近了,漁網收了大半,魚群都入網,不會游走了。「不少的紅魚仔!」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辛苦出海捕魚,等待的就是這一刻。

登財一號收網,小船也分頭收回網繩,準備回航了。拖著子船的櫓仔船,登財一號慢慢開往岸邊,準備卸魚貨。朝枝伯捕魚回來了!鄰居們圍站在岸邊,準備挑魚買魚,大夥忙著買魚、挑魚、賣魚,一陣子的熱鬧,朝枝伯也訴說著過往的故事,精采的人生回憶。又是一天的捕撈,這樣的日子,朝枝伯已經過了五、六十年的光景。如今雖然兒子們準備繼承接棒,日出日落,冬去春來,朝枝伯和他的登財一號櫓仔船,一樣靜靜停靠在八斗子港邊,守著漁村,也守著這一片故鄉的大海。







1 則留言:

  1. 焜山叔:

    這影片的旁白語調很有味道~語字的間距可以再緩長些.敘述時不用太注重捲舌音.捲舌敘述反而會有點矯情(像小時候演講)~失去樸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