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攝影的何茂鈡先生。(許焜山/攝) |
我們很高興能在東北風第四期採訪到何茂鈡先生,他從台電退休,一直都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其實何茂鈡先生在我們八斗子也是一位對藝術也相當熱愛的一位長者,他喜歡看書、攝影、寫書法與繪畫國畫,在他退休之後畫過一些國畫與工筆畫。其中他的攝影,算是無師自通,靠自己努力,是一位永不放棄的素人藝術家。筆者在八斗子怎麼會跟何茂鈡先生認識,在這裡我們就談談何茂鈡與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結下的善緣及對攝影愛好的堅持。
記得二O一O年十月許焜山先生要發行一本以「八斗子」為主題的老照片月曆的時候,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還沒有成立,當時只有許焜山先生與筆者兩位成員。
某一天許焜山先生開著車載筆者來到一個從未來過的地方,停下車,四處一看是個一樓平房,感覺是一個與世無爭、世外桃源的地方,走到門口,許先生喊著:「何先生、何先生…」幾句之後,一位老者從大門走出來,用很親切的台語說:「許先生,你好!你好!」,就跟筆者介紹前面這位是何茂鈡,何先生,說我們這一本月曆的老照片,有一部分就是何先生提供免費使用的,同時何先生自己有暗房,黑白照片到現在都是自己親手沖洗的!筆者一聽,心想:哇!在八斗子也有人對攝影那麼執著,持續拍攝這麼長時間,同時還保留許多早期那麼珍貴的照片,內心真的有說不出的感動,因為筆者也喜歡攝影,之後在工作之餘,有空就常去找何先生聊天,帶著攝影作品與何先生分享。
何先生家大門口的毛筆字春聯是他自己親筆寫下的,上下聯寫著:門對山明且水秀,戶前草木猶翠柔,橫批:平安最是福;而門板左右寫著知足、常樂,真的就是他生活的寫照。還記得第一次走進何先生厝內,發現牆面上掛了七、八張工筆畫,筆者很好奇地問何先生:「這也是你畫的嗎?」何先生很客氣的說:「那都是照畫稿描的,然後自己再上顏色。」他給筆者的感覺就是一位這麼謙虛,讓人尊敬的長者。
大門貼著何茂鈡先生親手寫下的春聯。(沈得隆/攝) |
入門即見牆上掛著何茂鈡先生畫的工筆畫。(沈得隆/攝) |
記得二O一二年七月,當時八斗子漁村文物館還是八斗子文物工作室時,就請何先生幫忙用書法寫下許先生擬好的八斗子漁村文物館宗旨,總共有三項宗旨:一、說八斗子的故事,寫八斗子的歷史。二、記錄漁村歷史,保留漁村文物,關心漁村發展。三、過去的事物快速流失,逐漸被遺忘,現在我們只能慢慢的一點一滴保存它、記錄它。同時還請他寫在三塊木板上並拿去給雕刻師傅,將它刻在木板上。何茂鈡先生就好像是我們的一員,文物館如果需要用到早期的老照片,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何先生,他也都二話不說地拿出來給我們使用,從來也沒給我們收過費用,他只笑笑說︰「記得把照片還給他就好。」
何茂鈡先生幫忙文物館用毛筆字寫標語。(王佩瑜/攝) |
有時候去拜訪何茂鈡先生,他剛好在閱讀老子的<道德經>,他都很高興地馬上跟你分享他的閱讀心得,有一次在聊天過程當中,筆者就問起何先生:「你為什麼會喜歡攝影?」他說:「以前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記錄一些東西,所以就用拍照的方式,順便用文字在照片的背後紀錄下來。」安靜幾秒之後,何先生繼續慢慢說起他攝影一路走來的過往,他說:「民國四十幾年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撤退,他到中古商買了日本人留下的相機,因為中古比較便宜,那是日本品牌的相機叫「理光」120相機,底片是十二張正方形的。」
民國四十三年到五十三年間,這九年他在台電的機電工程隊,常常出差到全台灣各地,需要照相做成報告,底片是工程隊公費提供,通常只需拍幾張就足夠交差,剩下的底片就可以拿來拍自己喜歡想拍的東西,在這九年當中,因而拍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紀錄,但也丟了很多照片,筆者知道後,為他感到可惜!何先生笑一笑說:「那時代的人不懂,身邊朋友都說時代在變,你拍那麼多照片,有什麼用?被很多人取笑:「家火那買廖,攝相甲打鳥」,他想一想也對,在那個年代,吃穿就成問題,沒有人有多餘心力去欣賞照片,以前的人沒有這些觀念,懂的人少。
進入台電服務時,何先生就已經跟他扶持一生的「牽手」-何賴阿菜結婚了,何先生覺得有穩定的工作,也應該把家庭顧好,所以在機電工程隊改組後,自願請調到離家比較近的深澳發電廠上班。
當時深澳發電廠為了讓員工有其他的娛樂與興趣,成立幾個社團,讓員工參加,其中一個社團就是「攝影社」,攝影社有專業的暗房設備,何先生洗照片的技術就是從深澳發電廠的攝影社學到的,當時教他沖洗照片的人是他的股長-陳永富先生,直到現在他們仍然還會互相聯繫關心。
後來何先生就想辦法在自家家裡弄出一個暗房,主要是他覺得整卷底片裡,想要的照片只有某幾張,拿去給照相館,人家做生意的,都是整卷沖洗,既然已經學會沖洗照片的方法,還不如乾脆自己弄一個暗房,想要哪幾張照片,自己隨時都可以沖洗出來,相片也都可以隨自己喜好大小格放,那時候是民國五十三年。
正在晾乾經顯影後水洗的相片。(沈得隆/攝) |
筆者就好奇地問:「這套設備當時花了多少錢?」何先生說:「壹萬元左右,不到壹萬元。」筆者繼續問道:「何先生那麼多年來,你拍那麼多早期照片,怎麼構圖以及有沒有參加比賽?跟你借照片使用的人,你有跟他們收取費用嗎?」何先生說:「構圖都是自己感覺,覺得這樣拍比較美,就拍了!至於比賽,我只是想做一些紀錄,有去欣賞過一些比賽的照片,真的很會拍,但都是安排好的,不自然,你看我的相片都很真、很自然、沒安排,之前去看攝影展「黃河-135」,這個攝影展的照片呈現出黃河自然的人文之美,我的照片就像這樣的方式,抓住自然瞬間的一面。」說到收費,何先生笑一笑說:「我問你,你拍照時?那些被你拍的人,你有沒有給對方錢?沒有吧!那人家要跟你借照片,為什麼要給人家收費?」他用很簡單的道理,讓我明白他的無私,他還說:「人家願意把你的照片登出來,跟大家分享,我們應該也要謝謝人家的看重才對!」筆者聽了,心想:哇!何先生簡單謙虛的思維、觀念、處事態度,真的很不簡單,雖然筆者與何茂鈡先生不算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但看到何先生把早期八斗子還沒開發的珍貴照片,不管是人文、街景及地方節慶的作品,都帶有自然樸實的風格,用他的快門把最原始的影像記錄下來。
取景中的何茂鈡先生。(許焜山/攝) |
在何先生六十歲決定退休後,有一天他到基隆文化中心看展覽,剛好正在展出國畫,何先生在看畫當中,心裡想著,想要學習國畫,就跑去問櫃台的服務小姐說:「請問能不能知道畫展的老師是哪一位?想跟他學習。」很巧那位在櫃台的小姐說:「我就是這次展出國畫的人。」於是介紹何先生到當時開課的救國團去上課,國畫的山水畫與花卉畫是謝美芸老師教的,也就是當時在展覽櫃台詢問的那位小姐,而工筆畫是師從陳秀美老師,何先生記憶力很好,教過他的老師名字他都還記得,國畫學了二年,固定在每星期六上午上課,從上課以來,何先生就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堂課,表現出他對學習事物的用心,何先生甚至為此自己設計一個畫工筆畫時畫直線的工具,他拿出以前學國畫時的畫稿給筆者觀看,筆者看到這些畫稿,心中感嘆:哇!畫稿還保留那麼好!只可惜何先生說他的年紀大了,已經無法再畫工筆畫了!
何茂鈡先生展示他所繪的山水國畫。(沈得隆/攝) |
何茂鈡先生自己設計製作畫工筆畫時,描直線的工具。(沈得隆/攝) |
二O一三年夏天,何先生跟著科技的進步也添購了一台數位相機,他很高興打電話告訴筆者,他買了一部數位相機,問筆者哪一天有空,教他如何使用,當下筆者答應他之後,心裡想著何先生真是一位不畏接觸新事物,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用簡單的方式,傳達出他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跟他相處也不會讓人感到距離跟壓力,從筆者認識他開始,始終也一直支持著我們文物館的各項活動,保持著友好的夥伴關係,三不五時的互相關心與問候,筆者很高興能夠結識到這麼樣一位清風道骨的長輩,無形當中也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待人處事的精神。
何茂鈡先生歷年來紀錄的攝影作品:
何茂鈡先生至住家對面山頭拍攝住家附近全景。 |
草山陳阿美於農曆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卄七日坐著花轎要出嫁。 |
沒有自來水的時代,八斗子地區的婦女都跑到「大窟頭」洗衫。 |
已關閉的北部火力發電廠,攝於2002年10月18日。 |
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員工宿舍已人去樓空,攝於2003年01月24日。 |
全漁36號於2013年03月17日在八斗子漁港進行新船下水,大夥爭先恐後想盡辦法要接到從新船上拋下的麻糬,分享喜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